第(2/3)页 是以十一娘虽然必须回应长者询问,却存心斟词酌句,一个字都不曾多说。 乔氏经过一番旁敲侧击,始终没有问得半句王家众人是个什么态度,心下也觉无趣,暗嫌十一娘呆板蠢笨,终于先将这层机心搁置起来,一句话就进入正题:“十一娘,听说你身边侍婢被瑶英烫伤,我本欲带她向你陪个不是,奈何她已被萧妪关进柴房,只好让瑶英阿姐云英代她陪礼。” 十一娘这才看向刚才只用询问略尽礼数,话音才落就挑帘让乔氏入内的侍婢,倒认出是常随乔氏晨昏问省者,应当相比敢于不敬萧氏的瑶英,这位略添几分稳重更得乔氏重用。 却不由暗暗推敲,看来起初怀疑是乔氏朝早吃亏因怨愤不消存心让瑶英挑衅并非事实,倘若真是如此,乔氏必有后手保得侍婢逃脱责罚,何必假模假式在她一个庶女跟前示弱,这就不是出气,反而添堵了。 那瑶英胆敢对执掌中馈之主母不敬,应当是个暴劣脾性,可她今日并未随乔氏前往晨省,如何得知乔氏吃亏?更别说没有主人授意,就自作主张挑衅生事,那瑶英背后,也不知是谁在暗中挑拨。 想到碧奴手臂烫伤,十一娘心中连连冷笑——乔氏这番“示弱”,无疑是想利用她出面求情,好教瑶英逃脱罚责,逼得萧氏大度宽谅,也算挽回因朝早受挫丢掉那几分颜面,若说做为长辈不惜“低声下气”,她这位晚辈当然不能“锱铢必较”,否则便是不合礼教,然而让烫伤碧奴者毫发无损,实在不是十一娘脾性。 更别说若真被乔氏挟制,逼迫得萧氏只能宽容,再不好追究瑶英不敬主家,萧氏心头哪能不存怨气,今后还怎么规束仆下? 这个“和事佬”,她是万万做不得也不肯做! 是以十一娘坦然端坐着受了云英一个跪礼,却默不作声。 云英倒也不待十一娘嘱咐,致歉后就跽坐起来,她是根本没将三房这位庶女看在眼里,不论身份,便因稚龄,哪懂得那些主仆有别诸多礼数,磕拜一下已经实足恭卑了。 乔氏又是一笑:“瑶英是失手,十一娘也莫放在心上,女儿家本应温婉宽容,尤其是在柳家这样门第,苛薄仆婢可不应当,你年岁还小,想来娣妇也不及教导你这类仪范,今日世母也算指点你一回。” 十一娘这才略微欠身:“世母教导,儿不敢不从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