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87章 王妃缺钱,四方支援-《望族权后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可难道说,大周眼下已经当真衰弱到如此地步,集全国之力,尚且不能支持晋朔这场战争了吗?

    这当然是个笑话,十一娘身居禁内多年,格外清楚,光是皇宫一年花耗,其实便足以支持五十万军队耗需,当然,让这些天下至尊节衣缩食甚至遣散仆婢是不现实的,皇室嘛,仿佛理应享受不同常人的奢华,纵然如太宗皇后当年贤德,甚至于以身作则,限制衣裙幅长,倡导节俭之风,支持太宗帝平定内忧外乱,但皇室仍然要讲究气度,不可能做到彻底的节俭,只求个丰衣足食而已。

    然而当今太后的气派,甚至超过了高祖、太宗等先君。

    之所以内库不足,让太后不得不下令广设官窑,以官制瓷器、琉璃等器用敛财,那是因为她的确感觉到入不敷出,不说数万宫人的花耗,动辄大赏权臣,比如窦辅安这么一个不收贿财的宦官,在京畿拥田也有千顷之多,住着五进豪宅,“孝子贤孙”便不下三千,又何况太后?

    一日三餐,饮用茶汤,光太后一人,花耗便为八万钱,这仅是日常,不算隔三差五的宴席。

    太后那陵寝建至一半,至少已耗三百万金,近两千万贯,要是省下这笔钱财,足够晋朔战事十年消耗。

    内库还能不空虚吗?

    更不要说太后虽然重视百年之后寝居之所,活着时也不愿意“委屈”自己,不仅打算翻新大明宫,甚至还欲翻新如兴庆宫等行苑,这笔笔消耗,动辄都是巨资。

    可遇见晋朔危急这等军国大事,太后便觉“紧张”了,在她看来,舍却晋朔赋税,已经足够支持大军耗需。

    其实也难怪太原豪贵起初如此抵制新政,因为太后明明安然自享着豪侈的生活,却意图“杀富”,换了任何一人,心中都有些不舒畅。

    十一娘非常清楚,纵然这时,豪贵们也并非心甘情愿,无非是衡量利弊,不得已的情况下,才做出妥协罢了。

    所以就算是要“杀富”,十一娘心中仍然留着分寸,比如让世族损失了钱财,就必须思谋着在仕进上予以补偿,而对绝大多数豪族,也控制在舍小利博长远的基础的上。
    第(2/3)页